-
【道中华】雪域长歌:见字如面,见物如史
从考古实证揭示的青藏高原与中原文明的早期互动,到在历史长河中双方全方面深化的一体格局,再到近代与全国民众团结一致、共御外侮,西藏的命运始终与祖国的兴衰息息相关。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今日之中国,已是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今日之西藏,更是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展现出蓬勃生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雪域高原承续历史荣光,正与全国各族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携手阔步前行。
发布时间:2025-08-16 -
【道中华】麦积山石窟1600年前的东方微笑里,藏着什么玄机?
千年流转间,麦积山石窟成为了阐释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具体而完整的物质载体——其崖阁间凝固的,不仅是佛陀的“陇右微笑”,佛国的恢宏史诗,更是文明在裂变中赓续、在包容中创新的东方智慧。
发布时间:2025-08-14 -
【道中华】这两件唐代乐器孤品,见证了中原与西藏的千年交往史
岁月如剑,古物弥珍。值此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民族文化宫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文成公主的长鼓、木琴被陈列在醒目位置。它们穿越千年,不朽的肌理中仍镌刻着汉藏文化交融的印记。它们不仅是民族情谊的信物,更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进程的见证。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继续传递着团结奋进的历史回响。
发布时间:2025-08-13 -
【道中华】回望千年驿道,“长安的荔枝”还是那么鲜!
唐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格局的变化,驿道的功能逐渐发生转变,成为多民族互动的舞台,而驿站成为了多民族交流的“微型社区”。岭南的“酸嘢”(腌渍水果)习俗,随着驿道上的往来传入中原,与中原的酱菜文化结合,形成了新的饮食风尚。
发布时间:2025-08-12 -
【道中华】突厥王陵惊现汉家瓦,戳穿“泛突厥”百年谎言!
这些斑驳可见的石碑、龟趺、汉风殿宇遗痕,以及静立千年的石羊与石像,绝非冰冷的陈迹。它们是穿越时空的证言,无声诉说着一个真相:草原与中原的血脉,早已在烽火与玉帛间,在陵阙规制与生活点滴里,深深交融。所谓“泛突厥”的迷障,在这铁证如山的考古论据面前,终会如朝露般消散无踪。
发布时间:2025-08-11 -
【道中华】东望长安:汉藏交融共生的永恒见证
千年过去,拉萨小昭寺的殿门依然东向长安,而来自中原的文化印记也早已深深融入雪域高原的文化血脉之中。这绵延不绝的东望,正是汉藏民族交融共生的永恒见证。
发布时间:2025-08-10 -
【道中华】曾侯乙的富国密码,原来“藏”在“金道锡行(háng)”
隐藏在曾侯乙编钟庞大身躯后的曾国,一度被认为是“无名之国”,不显山露水。但在那个群雄争霸的年代,曾国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它不仅是南北经济联通的枢纽,更是长江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联结点,成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进程中的生动见证。
发布时间:2025-08-09 -
【道中华】关帝信仰如何成为连接海峡两岸的纽带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两岸坚冰的打破,不少台湾宫庙纷纷组团赴大陆寻根谒祖。1995年,由23名台胞组成的朝圣团跨越海峡前来东山关帝庙,迎奉关帝金身渡海入台,首次举办“太上黄箓护国祈天七朝清醮”大典,并巡护基隆山海全境,开启了两岸分隔40多年后宗教直航首举。
发布时间:2025-08-08

中央统战部
中国政府网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7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