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中华】100多年前,十三世达赖的历史选择
故宫博物院收藏有这么一份其貌不扬的藏文文本,其汉文名称可译作《天授文殊皇帝大主人之寿命王政永固之愿言·不死所欲之喜宴》(简称《皇图永固经》),作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一月初八,这一天正是宣统皇帝登极大典的前一天。彼时彼刻,十三世达赖喇嘛正在北京,这份文本正是十三世达赖喇嘛为宣统皇帝登极所作的贺词。
发布时间:2025-03-19 -
【道中华】草原上的汉家烟火如何成就了契丹?
10世纪初,出身于契丹迭剌部的耶律阿?;晌静俊耙睦胼馈保ň率琢欤?07年,耶律阿保机在群臣的拥护下,举行燔柴告天仪式,即“可汗”位,号称“天皇帝”,建立了雄踞北方的契丹政权。916年建国号“契丹”,947年改国号为“大辽”。
发布时间:2025-03-18 -
【道中华】如何正确理解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
中华民族作为人类民族群体的重要组成,从产生的那一天开始,就历经着交往、交流到交融的互动。我们也看到,中华民族这个群体之大、含括的族群之多、包容的内容之广,前后延续的时间之长,尤其是凝聚力之强,在人类的历史发展和当今的生活中,可谓“独树一帜”。
发布时间:2025-03-17 -
【道中华】送元二使安西时,王维唱了什么送别曲?
一首《送元二使安西》唱尽了王维的离别愁绪,也唱响了伊州乐在中华大地的千年回响。
那么,“伊州乐”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乐曲?又为何会传唱千年、经久不衰?发布时间:2025-03-16 -
【道中华】天上的星星为什么要参北斗?
“大河向东流”折射出梁山好汉们在北宋末年因社会腐败、官府黑暗,被迫走上反抗之路的命运;而“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则寓意着他们在黑暗中寻找方向。
发布时间:2025-03-15 -
【道中华】他用一座宝塔让欧洲人“上头”
18世纪的欧洲,一场前所未有的“中式风潮”席卷而来。从宫廷到市井,从贵族到文人,中国元素成为了一种时尚的象征,被纷纷融入家居装饰和园林设计之中。在这场风潮背后,有一位关键人物——威廉·钱伯斯。
发布时间:2025-03-13 -
【道中华】中山先生,请看今日之中国
今天,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纪念日。
1925年3月12日,带着“革命尚未成功”的遗憾,孙中山先生走完了为中国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于北京病逝,享年59岁。发布时间:2025-03-12 -
【道中华】从“一带一路”时空新坐标看边疆,边疆不再遥远
今年全国两会,作为 “十四五” 规划收官之年的重要节点,在对外合作与区域发展的宏大版图里,“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散发耀眼光芒。
与此同时,我国边疆地区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凭借独特的地缘优势,正逐步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前沿与重要支撑点。发布时间:2025-03-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