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中华】寻觅千古一僧,鸠摩罗什的河西时光
在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内,有一座以东晋十六国时期高僧鸠摩罗什的名字命名的寺院——鸠摩罗什寺。寺内雄立的罗什寺塔内供奉着鸠摩罗什的“舌舍利”,更是因“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的久远故事显得神秘而传奇。作为中国汉传佛教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鸠摩罗什曾先后组织译出《金刚经》《妙法莲华经》等数十部经,在翻译学领域具有筑基开源之功。
发布时间:2025-07-16 -
【道中华】活佛转世制度规范化,是藏传佛教健康传承的必然要求
活佛转世制度是藏传佛教特有的宗教传承方式?,不仅在其他宗教中没有这种传承方式,在世界各地佛教的不同流派中,即使与藏传佛教同属于大乘佛教的汉传佛教、日本佛教,也没有发展出这种传承制度。
发布时间:2025-07-16 -
【道中华】中原—西域—世界,被这里连为一体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玄奘法师背负经笈踏出长安城门。当他穿越河西走廊抵达玉门关时,茫茫戈壁横亘眼前。这位求法者在荒原上收下了首位弟子石磐陀。一段看似寻常的收徒仪式,却暗含了重要隐喻——在文明迁徙与文化交流的进程中,河西走廊乃至甘肃始终扮演着关键角色。
发布时间:2025-07-15 -
【道中华】何为昆仑?它在何处?
在中国神话中,昆仑是黄帝的“下都”,是西王母的瑶池仙境,是弱水环绕、炎火守护的圣山?!渡胶>访杌嫠胺桨税倮?,高万仞”,屈原在《河伯》中咏叹“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一座昆仑承载着先民对宇宙苍穹的全部想象。
发布时间:2025-07-14 -
【道中华】“君必高迁”!看这件汉代“祝福文创”如何维系东北古国的心?
在吉林省博物院,有一个享有“单间”待遇的镇馆之宝——汉错金银“丙午神钩”铜带钩。这件文物不仅工艺精湛,其历史渊源更是非同寻常。带钩为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系腰的饰物,盛行于战国至汉代。这件“丙午神钩”堪称汉代工艺的巅峰之作:钩首兽目镶嵌红宝石,钩身作鸟喙神人抱鱼吞食状,尾部错银飞凤展翅欲飞,通体鎏金银丝交错生辉。
发布时间:2025-07-13 -
【道中华】“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龙门石窟,竟始于一场帝王“骗局”?
北魏迁都洛阳,不仅转移了政治中心,也促成佛教艺术重心南移:迁洛后,平城工匠携云冈石窟开凿技艺南下,于洛阳伊阙山崖重启斧凿。斧刃起落、火星迸溅间,镌刻出了一个王朝改革鼎新的轮廓。
发布时间:2025-07-12 -
【道中华】清代不为人知的一战,康熙皇帝用笔墨将江河源头化为认同起点
边疆稳固,不光是金戈铁马所铸的界碑,更在于文化认同所聚之人心。 地理疆域的一统,未能消弭文化版图上关于“何谓华夏”的千年之问。诸多不同角度的思考,恰恰萌生于对九州万方的不同构想。这便是康熙皇帝《御制论地理水源文》诞生的原因。
发布时间:2025-07-11 -
【道中华】世界遗产西夏陵:风沙中复活的多民族文化交融地标
北京时间7月1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我国申报的“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60项。这座新科世界遗产的故事,还要从将近100年前说起。
发布时间:2025-0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