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中华】今天,我们一起纪念中华人文始祖作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伏羲文化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易学八卦等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的源头,更凝聚着民族认同、开拓进取的文化基因,成为联结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 发布时间:2025-06-21
- 
                                        
                                            【道中华】改造河西的“技术大咖”与“屯田鼻祖”汉武帝极其重视农业,在他“方今之务,在于力农”的大力倡导下,农业得以恢复和发展,国库渐渐充实起来。征和四年(前89年),赵过在御史大人的举荐下,以一介草民之身,走向了属于他的舞台。汉武帝任命他为搜粟都尉,主要掌管农耕、征粮和屯田等事宜。 发布时间:2025-06-19
- 
                                        
                                            【道中华】1000多年来,万里长城在外国人眼中是个什么样?自修筑伊始,长城不仅在中国本土成为不同阶层、不同族群长期关注的对象,而且被世界各地其他文明视作中华文明的象征,从而持续受到评价与解读,构成了物质长城之外的“观念长城”。 发布时间:2025-06-17
- 
                                        
                                            【道中华】精绝古国的佉卢文:黄沙掩埋下的东望密码精绝古国和已经消失的佉(qū)卢文,为何竟深藏西域对中原文化的向往?黄沙之下的文书、物品,又如何显示出西域“向东看”的文化趋势?一条两千年前“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古老星谶,为何会埋在西域的黄沙之下? 发布时间:2025-06-16
- 
                                        
                                            【道中华】他们在河西走廊“重启人生”在儒家文化辐射下,河西走廊各民族也受到了广泛的影响,形成了具有共同价值观和文化特征的中华文化圈。在两晋十六国的动荡时期,河西地区保持汉文化底色,在中原板荡后能成为儒家文化重要的复兴之地奠定了基础。 发布时间:2025-06-15
- 
                                        
                                            【道中华】打仗学《左传》,怼人用《诗经》,这个鲜卑皇室不一般!若论十六国时期融入汉文化的政权,多数人会先想到前秦氐人苻坚设太学;后秦羌人姚兴译佛经。偏居陇右的西秦,常常给人“河陇孤狼”的印象,以为其弓马娴熟,文教不兴。但事实上,乞伏氏腰悬金刀,案堆典籍,其对汉文化的接纳远超想象。 发布时间:2025-06-14
- 
                                        
                                            【道中华】西域古国的中原基因,就藏在千年丝路的岁月密码里西域的古籍文献缘何被视作西域与中原文化交融的“活化石”?在西域古国的历史中,政治、语言、民俗、文艺、医学等诸多领域又是如何鲜明体现其“向东看”的文化发展趋势? 
 自汉代张骞凿空西域,西域与中原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长期保持密切联系,仔细查看西域回鹘文、察合台文、于阗文古籍等文献,就会发现其中蕴藏着西域与中原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发布时间:2025-06-13
- 
                                        
                                            【道中华】敦煌的这座驿站,接待过哪些贵客在悬泉置文书中,还记录了大宛天马使团一次下榻悬泉置时,就有贵人318人?!逗菏椤ふ佩估罟憷芳窃兀鹤院何涞塾氪笸鸾⒂押霉叵狄岳?,两国使者“一辈大者数百,少者百余人”。 发布时间:2025-06-12
 
        
 
                         
                                                     
                                                     
                                                     
                                                     中央统战部
中央统战部
                         中国政府网
中国政府网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74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744号